跨越山?!跋蚍侵蕖薄蟹敲耖g商會會員企業深化參與中非高質量合作
"哈巴里!哈巴里!"2013年3月25日,在坦桑尼亞尼雷爾國際會議中心大會議廳,習近平主席以這句意為"大家好"的斯瓦希里語開場,發表題為《永遠做可靠朋友和真誠伙伴》的演講。習近平主席說,對待非洲朋友,我們講一個"真"字;開展對非合作,我們講一個"實"字;加強中非友好,我們講一個"親"字;解決合作中的問題,我們講一個"誠"字。
30分鐘的演講,會議中心內響起30次掌聲。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一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個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中國和非洲跨越山海,成為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和正確義利觀提出十周年。十年來,該倡議指引中非關系行穩致遠,引領中非經貿合作領域不斷拓展深化。
7月2日,第三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在湖南省長沙市落下帷幕。當日下午,湖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本屆博覽會成果和亮點:53個建交非洲國家,聯合國工發組織、非盟等12個國際組織,30個國內省區市,1700余家中非企業、商協會和金融機構踴躍參會共商合作,觀展人次突破10萬,參會規模為歷屆之最;本屆博覽會簽約項目120個、金額103億美元。發布99個對接合作項目、金額87億美元,其中11個非洲國家發布74個對接項目,數量為歷屆之最。
"此次博覽會期間,中非民間商會作為承辦單位之一,舉辦了'非洲國家專場推介會',同時還特別設立'中非高質量合作聯合展區'。會員企業積極參與,總展示面積超過800平方米,包括新安集團、格林福德國際物流、盈科律所、中興車業、華遠衛士等眾多企業參展。"中非民間商會秘書長白嘯峰對中華工商時報記者表示,助力和賦能會員企業更好地參與中非高質量合作,是商會打造聯合展區的意義所在,這些具有代表性的企業來自農業化工、國際物流、產業園區、科技裝備、汽摩機電、法律商事、安保服務等不同行業領域,充分展現了中國企業、商(協)會組織、相關機構始終致力于參與中非高質量合作、助力改善非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能力與信心,為推動中非合作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和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貢獻力量。
中非民間商會目前服務覆蓋的企業超過3000家,包括國內直屬會員、海外聯系會員、地方機構直屬會員。商會會員與非洲54個國家開展經貿投資業務,累計投資及再投資超過200億美元,直接聘用非洲當地員工11萬人。
把牢方向 "走出去"做大做強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給我們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中非民間商會會長,新安集團副董事長、總裁吳嚴明對中華工商時報記者說。
當前,循環經濟理念已經深入人心。而在提及化工行業循環經濟樣本時,新安集團首創的氯、磷、硅三元素的綠色循環技術常常在列。吳嚴明介紹,新安集團堅持創新驅動,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每年科研投入平均占比營收超3%,2022年達到7.83億元,同比增長37%,歷經二十余年持續攻關,形成了全球首創的氯、磷、硅三元素循環新模式,三大元素利用率均超95%,破解了行業系列"卡脖子"難題,行業推廣后,每年可節約礦產資源近百萬噸,減少廢水、廢酸近千萬噸。
"十余年來,新安集團持續深耕海外、拓展全球,海外總投資超過2億美元,在非洲、美洲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建有生產基地和子公司,市場覆蓋1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2年出口創匯超10億美元。其中,非洲大區主營農化、建材、物流等產業,在加納建設開發了中國農藥行業第一家海外現代化制劑工廠,已經成為'一帶一路'的樣板企業。"吳嚴明說。
據了解,新安集團堅持全面推進業務模式數字化、業務運營數字化和經營管理數字化,全力打造"數字新安"。每年持續投入上億元用于自動化、智能化的改造提升,核心生產設備聯網率達95%。2022年,新安集團入選浙江省首批互聯網平臺,并獲評杭州市首批"未來工廠",以總部"鏈主工廠"為核心,服務近萬家企業級客戶、10萬+個體經銷商、鏈接超1萬位貨運司機,賦能產業鏈上下游數字化改造升級,孵化行業共性應用。
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盈科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盈科律所")拿出"拼"的精神、"闖"的勁頭、"實"的干勁,錨定高質量發展,不僅在以往成熟的業務領域繼續深耕細作,積極為客戶提供優質法律服務,同時努力開拓非洲市場,揚帆出海。
中非民間商會副會長,盈科律師事務所黨委書記、主任、全球董事會主任梅向榮對記者說,"黨的二十大之后,盈科律所即走出國門,前往非洲多國考察項目,在非洲已經成功注冊7家辦公室,其他辦公室也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我們計劃在未來的三到五年內開設30家辦公室。我們有信心把盈科律師事務所繼續發展壯大。"
梅向榮表示,沒有黨建引領,盈科難以走到今天,并發展成為全球律師人數排名前列的律師事務所。"現在,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盈科律所不僅從中獲益匪淺,而且找到了具體發展方向,在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大潮中,盈科律所將繼續大力開拓非洲法律服務市場,為中非經濟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登陸非洲 優勢互補實現特色發展
"在第三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最大的收獲是,與中非發展基金簽署在非合作意向協議并舉辦簽約儀式,共同助力中非經貿合作高質量發展。"中非民間商會副會長、上海格林福德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林福德國際物流")董事長許群對記者說。
在第三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上,格林福德國際物流與中非發展基金就加強在非物流供應鏈項目投融資合作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以非洲為重點合作區域,以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保障中非物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為目標,共同推進項目落地。未來,雙方將依托非洲資源稟賦,提升當地農業深加工能力;打造集群基地,構建全產業鏈配套體系;改善基礎設施等硬件條件,破解產能合作和裝備"走出去"瓶頸,共同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雙方將積極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等各項舉措,發揮各自優勢,通過支持和鼓勵中國企業赴非投資,將中國資本、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引入非洲,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實際上,自2008年至今,格林福德國際物流在非洲已經有15年發展歷程:15年來先后在非洲建立廣泛的高度屬地化運營,非洲分支機構高度覆蓋非洲大陸的29個國家。格林福德非洲公司多年來為中非雙向貿易貢獻著力量,同時為各個屬地國家培養了大批專業的國際物流人才。格林福德非洲與格林福德亞洲、歐洲、美洲及中東地區分支機構形成了良好聯動效應,形成了屬于格林福德自己的特色國際網絡運營模式。
"當前,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不是單一產業、單一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領域的賽道競爭,這就要求我們要持續地借助科技創新打造供應鏈模式的創新,借助科技元素及數字化的加持完成供應鏈的轉型升級。"許群說,截至目前,格林福德國際物流已經構建了16家國內分支機構、60余家全球直屬分支機構的網絡體系,實現了在全球物流體系的初步布局。
而北京華遠衛士保安公司(以下簡稱:"華遠衛士")作為最早一批"走出去"并在非洲落地生根的安保企業,歷經8年沉淀,積累了豐富海外安保實踐經驗,并以坦桑尼亞為中心向周邊國家輻射,與當地軍警、政府、安保公司合作建立23個海外安保分部,更有力地為中資企業在海外利益保護形成中國的民間保護力量。
華遠衛士保安服務擁有其他境外安保手段不可比擬的巨大優勢。中非民間商會副會長、北京華遠衛士保安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紅玉表示,為更好維護國家海外安全利益,華遠衛士與偉之杰國際安全培訓中心強強聯合成立"海外安全培訓學院",更有力地為"走出去"的中資企業進行全方位的海外安全培訓,是國內最早從事中資企業海外防恐培訓及海外項目安全管理的專業機構,依托國內外15家海外安全培訓基地,是包括中石油、中航技、中國機械、北方工業、工行總行等10多家大型央企制定的海外安全培訓機構。
據不完全統計,10余年來,華遠衛士累計培訓20余萬人次,外派海外安保人員3000多人次,為20多個高風險國家和地區的大型項目提供安保服務和整體安保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資產保護累計超過數十億美元。
吹響號角 擦亮品牌進軍非洲市場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民營企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創新、科技、環保等領域。我們期待看到更多的優秀民營企業涌現出來,走出國門,為中國企業在國外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中非民間商會副會長、福建省三明市中興車業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興車業")董事長黃玉根表示。
2003年,中興車業進軍非洲市場,先后在納米比亞、剛果金、安哥拉等國考察市場,看到了廣袤的非洲大地商機無限。2006年,中興車業得到批復,在安哥拉設立合資企業--阿吉爾-黃機電有限公司。公司是集直銷和網絡營銷于一體的兩輪、三輪摩托車及機電專營企業,引進高中低檔20多個車型,與國內知名的摩托車廠及配件供應商建立了廣泛的業務聯系,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為了做好售后跟蹤服務,引進5S標準模式的智能化生產車間,建立了安哥拉第一家售后維修服務中心的工廠基地,并以口碑和質量,成功打開安哥拉市場,綜合業績連續多年穩居安哥拉摩托車行業領先地位。
作為深度與非洲綁定的企業,中興車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通過把國內的創新技術和產品引入國外市場,不斷提升自主品牌在非洲地區的影響力。"展望未來,通過對安哥拉樣板市場的打造,企業已經成功延伸到非洲周邊國家市場。未來,將延續我們在資源合作、市場開發、品牌影響及團隊建設等經營優勢,把國內先進的機電設備和產品引入當地市場,讓更多非洲老百姓能夠買得起、用得起中國汽摩產品。"
黃玉根介紹說,作為一家致力于開拓非洲市場的國際企業,未來要進一步精耕細作非洲市場,與非洲國家加強項目合作,在南南合作和國際對非合作中不斷尋求更大的發展機遇。
"非洲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地方,具備龐大的人口紅利,越來越多國內企業開始了解非洲國家的投資政策和經濟形勢。我們的民營企業要抱團走進非洲,良性擴大培育市場,逐步建立生產基地,才能不斷提高中國品牌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黃玉根說。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