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會 團結立會 服務興會 改革強會
English|長者模式退出長者模式
首頁
首頁>非公綜述>非公視點

郭麗巖:完善政策體系護航企業“三敢”

發布時間:2023-08-07 信息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開的會議,既肯定了上半年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也提到了當前經濟運行仍面臨內需不足、一些企業經營困難等挑戰。會議指出要建立健全與企業的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鼓勵企業敢闖、敢投、敢擔風險,積極創造市場,這對于持續增強內生動力,加快培育壯大發展動能,推動經濟運行乘勢而上,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

  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的重要微觀基礎,也是連接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與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關鍵紐帶。企業對終端需求和市場機遇有靈敏嗅覺,善于緊扣民生需要和時代脈搏進行創新和應用推廣,是推動供需銜接、產銷互促,尤其是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的活躍力量。近年來,我國“四新”經濟發展迅猛,無論是研發新技術新產品,還是培育新業態新模式,都與企業創新密不可分。據統計,我國65%的專利、75%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是由民營企業完成的,民營企業具有善于聚集創新資源開展投資的特點。上半年,制造業民間投資增長8.4%,明顯高于制造業整體投資增速,特別是清潔能源、電動汽車等新賽道的民間投資十分活躍,創新成果集中涌現,帶動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光伏電池等產品產量分別增長35%、54.5%。

  企業在增強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聯動效應方面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上半年民營企業進出口占比提升至52.7%,是外貿領域最活躍的力量,在落實國家重大戰略,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方面積極發揮主動性。更為關鍵的是,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科技領軍企業作為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障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運行、推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方面勇擔重任。

  正因如此,需要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關鍵是改善社會預期、提振企業信心,通過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真抓實干,把我國經濟巨大潛力釋放出來,持續增強內生動力,有效化解風險隱患,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當前有些企業經營困難,在努力做到“三敢”方面還有壓力和挑戰。一是受外部環境復雜、需求不足等影響,部分企業投資信心還在恢復中。二是部分企業成本壓力猶存,在人才、資金、用能、用地等要素保障方面仍有后顧之憂。三是傳統行業的增長空間受限,競爭有所加劇,投向新興行業又拿不準方向,個別領域在準入和準營環節尚存壁壘。受此影響,上半年民間投資增速和占整體投資比重有所下降,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急需搭建起宏觀、中觀、微觀一以貫之、緊密結合的完整政策體系,著力扭轉民間投資增速下滑態勢,督促相關舉措落地見效。

  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和“三個沒有變”,建立相關部門與民營企業、制造業企業、外資企業、國有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通過調研找準真問題,以問題和訴求為導向,為企業排憂解難,充分激發其干事創業、攻堅克難積極性。宏觀調控要精準有力,完善并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加大對科技創新、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精準滴灌”力度。加快建立重點民間投資項目庫,明確鼓勵民間投資參與的重點細分行業和領域,梳理項目清單并加大推介力度。

  還要聚焦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更多支柱產業,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過程中,為有才干和戰略眼光的企業家提供有回報的投資機會,使其能夠在人工智能等新賽道上充分搏擊,在國際市場上展現中國企業的硬核實力。持續優化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加大融資支持和要素保障,清理準入和準營環節的壁壘,健全補貼資金、稅收優惠等政策直達快享機制,確保企業心無旁騖干主業。針對企業反映較多的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開展治理,下決心解決拖欠賬款問題并建立防反彈機制。通過大力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推動資本市場更好服務于實體經濟。

 ?。ㄗ髡撸汗悗r 系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相關鏈接

郵編:100035

地址:中國 北京西城區德勝門西大街70號

ICP備案編號:京ICP備18056091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10346號

微信公眾號

舞蹈老师呻吟粉嫩紧窄|自拍自偷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电影院色青|国产成人精品福利H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