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昭通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出實招” 將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
印發《昭通市2023年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通知》、《昭通市優化營商環境提質培優年行動方案的通知》、召開全市民營企業座談會……日前,記者在昭通市工商聯采訪時獲悉,近期昭通市圍繞《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緊扣當前企業實際、行業現狀、存在問題等,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提振民營企業信心的政策,釋放出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強烈信號,從完善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體系、大力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為該市民營經濟發展出實招。
堅持高位統籌謀劃,組織保障更加有力。昭通市工商聯制定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提質培優年行動”“暖心行動”工作方案,聚焦18項評價指標,細化“提質培優年行動”153項重點任務和“暖心行動”31項監督重點,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跟蹤督促整改省級考評、經營主體滿意度調查及各類投訴舉報問題,著力破難點疏堵點治痛點,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人大政協監督、各級各部門有效落實的工作格局。
堅持全周期提升服務,經營主體更具活力。昭通市工商聯全面推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證照分離”等商事制度改革全覆蓋,工程項目審批效率不斷提速,金融助企、減稅降費等惠企政策有效落實,經營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斷降低,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0.5個工作日。截至目前,全市有經營主體35.38萬戶,較2022年末增長2.8萬戶,同比增長18.85%,增幅排全省第4位。
堅持全鏈條優化審批,政務服務更加便捷。昭通市工商聯始終聚焦企業群眾辦事需求,持續推進政務服務“五化”建設,不斷深化“四減”“一窗通辦”“一件事一次辦”“一顆印章管審批”和鄉鎮賦權、園區賦權等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常態開展幫辦代辦服務,政務服務質效不斷提升,“一門一網一次”辦理逐步實現。市縣兩級設置“綜合窗口”114個,317個部門7114個事項實現“無差別”受理,梳理市級開發區賦權事項99項,賦予鄉鎮行政職權事項41項,昭陽等5個縣市區“一顆印章管審批”試點改革平均劃轉事項達190項以上,共劃轉編制156個,開展幫辦代辦服務1.41萬次,其中,為投資項目審批提供幫辦代辦服務88個,全市政務服務好評率達99.99%。
堅持全過程依法監管,法治環境更加規范。昭通市工商聯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認真落實“涉企檢查報審”“包容審慎監管”制度,認真落實不予處罰事項、從輕處罰事項、減輕處罰事項和免予行政強制事項“四張清單”制度,做到“依法監管、無事不擾”。推行一站式訴訟服務和多元解紛機制,企業法治保障更加堅實,涉企法律服務水平不斷提升。今年,全市法院審結商事糾紛案件4697件,平均審結天數為59.5天、較同期減少9.3天。
堅持全方位包容創新,人文環境更加親清。昭通市工商聯深入落實“千名領導掛千企”“一企一聯絡員”制度,各級領導干部助企紓困解難,1211名干部掛聯1985戶企業,送政策解難題2463個,化解企業用地難題156個。深入實施產業急需人才培育“四大工程”和“興昭人才支持”計劃,累計引育高層次人才600余人,建成科技成果轉化中心11個,成功申報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家,企業創新創業活躍度不斷提升,宜居宜業吸引力不斷增強。
此外,昭通市始終將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以經營主體期待和訴求為導向,對標對表國內一流營商環境,積極探索、真減真放、惠企利民,切實為企業和群眾辦實事、增便利、提效率,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為昭通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并以此助力恢復市場經濟的活力和經濟增長的動能。

微信公眾號